急性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

概述:急性宫颈炎为病原体感染宫颈引起的急性炎症。急性子宫颈炎(acute cervieitis)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不洁性活动、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致病原体进入而发生感染。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急性宫颈炎在生育期妇女多见,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

病因

病因:急性宫颈炎(acute cervicitis)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急性宫颈炎较少见。
    此外医务人员不慎,产道内遗留纱布,以及不适当的使用高浓度的酸性或碱性药液冲洗阴道等均可引起急性子宫颈炎;一些宫颈手术时,扩张宫颈的损伤或穿孔,以及诊断性刮子宫时宫颈或宫体的损伤,也为急性宫颈炎的病因之一。
    目前,临床常见急性宫颈炎为黏液脓性宫颈炎(mucopurulent cervicitis,MPC),其特点是于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MPC病原体主要为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但部分MPC病因不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黏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病变以宫颈管明显。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瑟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葡萄球菌、链球菌更易累及宫颈淋巴管,侵入宫颈间质深部。
    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黏膜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引起的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若合并尿道感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并发症

并发症:合并泌尿系感染。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检查、病菌培养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核酸检测。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及症状、临床所见诊断不难。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或黄绿色黏液脓性分泌物,将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若光镜下平均每个油镜视野有10个以上或每个高倍视野有30个以上中性粒细胞,即可诊断MPC。对MPC者应作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检测,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应与宫颈癌相鉴别。

治疗

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对于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的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大观霉素。治疗衣原体药物有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红霉素类(阿奇霉素)及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氟沙星)。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衣原体检查的费用高于治疗费用,因此,美国CDC建议若为淋菌性宫颈炎,可不进行衣原体的检查而直接同时应用治疗淋病及衣原体感染的药物。对于不明原因的MPC,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药物可能有效。

预后

预后:急性宫颈炎须积极治疗,如治疗不彻底会遗留成慢性宫颈炎

预防

预防:做好宣传教育、注意产褥期卫生、避免医源性感染。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